浏览量:1 次 来源:伟德体育网站 时间:2024-07-25 10:54:28
12月7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市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2023年数字青岛发展情况。市大数据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张万波,市民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张帅,市行政审批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刘瑞金,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一级调研员韩文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年以来,全市启动实施数字青岛2.0工程,大力推进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化的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生态建设,数字化推进体制机制和顶层设计逐渐完备,数字青岛实现跨越式发展,位列全球微笑城市百强和中国新型智慧城市(SMILE指数)全球第三十一位、全国第九位。进展情况如下:
依托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不断的提高网间通信质量,市内网间时延由原来的35.4毫秒降至1.98毫秒左右,时延优化94.4%。持续推进双千兆和城市“1ms时延圈”建设,累计建设5G基站超3.7万个、万兆无源光网络端口超20万个,行政村5G覆盖率达92%、万兆无源光网络端口占比达70%。初步布局中国移动(山东青岛)数据中心、中国电信云基地等20个省级新型数据中心,建成全省首个AI计算中心,标准机架总数达4.9万架,逐渐完善新型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新一代超算、边缘数据中心等多元协同算力体系。有序开展智慧地铁、智慧机场、智慧港口等交通融合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累计上线万个,累计安装更换物联网燃气表22.6万块,交通、能源、市政等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加快推进。
出台《关于加快数字化的经济高水平发展的实施方案》,力争到2025年培育年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的数字化的经济有突出贡献的公司12家,建成3个千亿级数字化的经济产业集群,青岛成为产业规模大、产业体系优、新业态新模式引领的数字化的经济发展高地。支持重点企业做大做强,4家企业入选国家软件百强,电子信息制造业预计全年营收达1000亿元,软件业预计全年营收达4000亿元。强化平台建设,搭建全国首个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卡奥斯连续5年问鼎全国“双跨”平台榜首,1家企业入选2023年新增国家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榜单,累计示范培育智能工厂64家、数字化车间和自动化生产线个。全力发展网络消费,1-10月全市实现网络零售额1990.2亿元,同比增长26.4%。启动建造“国信2-1号”“国信2-2号”智慧养殖工船。率先推出基于数字仓库、可信仓单的动产质押融资业务模式,获批国家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综合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
全面深化“一网统管”改革,建成省市区三级联动的一体化城市云脑体系,发布省内首个城市云脑通用能力服务平台(UCS),整合汇聚18.9万项能力资源、24.6万路视频,建成工业运行等20余个领导驾驶舱专题,将各级各部门“千条线”业务纳入一网统管,构建起“平战结合”“平急转换”一体化城市运行管理体系,城市管理问题处置率从95%上升至99%以上,有力处置燃气泄漏、消防隐患、供水管网压力不足等900余次城市隐患。持续推进“一网通办”改革,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推进覆盖企业登记、工程建设、社会组织、交通运输等高频业务领域行政审批全流程数字化场景建设。加快“无证明城市”建设,今年围绕出行、生活等领域新增电子证照证明应用场景55个,推动110类高频电子证照证明在政务服务、行政执法和社会化场景全面应用。塑强“全市一个数字机关”,机关公文运转“网上办、掌上办”全覆盖,打造27个机关运转高频应用。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总体指数连续五年为“非常高”,数字政府发展水平位列全国333个城市第一梯队。
在全国率先打造“双12”民生服务品牌,连续三年每年推出12个政务服务“一件事”和12个城市运行“一个场景”重点改革事项,推动上线了一批惠企、便民、优政的数字化场景应用。全面推广“鲁通码”应用,在全省率先实现亮“鲁通码”乘坐公交车、地铁。建成1700余个同步课堂教室,促进270余对城乡结对学校和141个教育集团均衡发展。“青岛停车APP”接入停车泊位70余万个,累计服务用户136万人次,在部分路段试运行“先离场后付费”;优化提升智能交通系统,交通运行健康指数连续位居全国10个同类城市首位。“一部手机游青岛”平台累计上线万个。全市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医疗机构突破214家,共10大类115个项目可互认共享,累计互认6.85万项次;推动70家互联网医院开展线上医疗服务,累计线万人次。上线运行青岛医保公共服务新平台,推出数字医保人、“视频办”等便民服务新场景。探索构建“未来街区+智慧社区+数字家庭”融合发展体系,累计建成超过300个智慧社区,开展“元宇宙”、未来街区+智慧社区等十大“未来街区”试点,加快智慧养老、智慧托育、数字家庭等场景建设,数字家庭试点经验在全国推广。
聚焦高质量数字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数字青岛“专家委员会+城市合伙人”行动,成立院士、国内知名专家等领衔的“数字青岛改革建设专家委员会”,吸纳350余名行业专家加入数字青岛城市合伙人队伍,挂牌成立11家大数据培训基地,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高校开展人才培育合作。聚焦场景创新,鼓励社会各界积极探索开展多跨协同应用,培育一批典型案例、创新应用场景、科普体验中心。深入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建立政务数据首席代表和政务数据专员制度,出台《青岛市公共数据运营试点管理暂行办法》《青岛市公共数据开放指标评价体系》等30余项制度规范和技术标准,形成“以公共数据运营撬动数据要素市场”的发展模式。逐渐完备公共数据运营“1+1+N”体系,14家市直企业数据纳入公共数据运营范围。重点在金融、医疗等领域开展公共数据运营试点。其中金融领域,利用涉企信用等公共数据直接支持贷前审查、贷中放款和贷后跟踪,涉及综合资金2600亿元;医疗领域,创新推出医疗数据与保险业务融合的核保产品,将以往几天的核保时间缩短为3-5秒。发布全国首个“数据资产价值与收益分配评价模型”标准,成立青岛数据资产登记评价中心,探索开展数据资产融资和作价入股。发挥数据交易中心、数字实验室等载体作用,构建数据要素生态圈,青岛大数据交易中心上架260多个数据产品,海洋数据交易平台累计交易额863万元,培育省级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实验室11家、市级数字实验室24家,发起成立“公共数据运营全国统一大市场联盟”。
下一步,将紧紧围绕数字中国、数字强省工作部署,以“数字中国”标杆实践区为引领,全力推进数字青岛2.0建设,强化统筹管理、制度创新,力争将青岛打造为国内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标杆。
构建先进泛在的数字基础设施。全面统筹“算力一张网”“感知一张网”建设,推动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扩容提质,深化双千兆高速网络建设,前瞻布局未来网络,加快构建“超级计算+智能计算+边缘计算”多元协同、数智融合的算力体系,持续推进交通、能源、水利、海洋、市政等领域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
培育创新活跃的数字化的经济。围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等,统筹抓好企业、产业链和园区建设的全面发展,加快建设数字化的经济发展引领区。高水平建设一批数字化的经济创新平台载体,提升核心技术创新水平。支持卡奥斯打造世界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打造智能高效的数字政府。探索推进政务领域大模型应用,加强低空、视频、物联等感知设施融合汇通,进一步提升政府智能决策水平。深化企业“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围绕个人、企业和城市运行全生命周期,持续优化和拓展数字化应用,打造一批具有青岛特色的重大标志性多跨综合应用。
构建普惠便捷的数字社会。推动“鲁通码”在全领域、全覆盖应用,提升城市便民度。开展新型智慧城市攻坚,力争2个以上区(市)达到四星级成长型建设要求。加强街区、社区、家庭等基层体系一体化协同建设,全方面提升教育、医疗、人社等民生领域智能化服务能力。
营造健康有序的数字生态。研究制定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支持政策。聚焦数据要素登记、数据交易等方面,制定一批制度规范,完善市场规则体系。持续开展DCMM贯标,带领企业提供高质量数据。深度整合公共数据运营、数据交易资源,打通数据要素登记、资产评定估计等全链条,推进数据资产化,促进数据有序流通。探索建立“公共数据+大模型+算力+场景”产业生态。深化工业、医疗等领域创新应用,积极融入全国统一数据要素大市场。
齐鲁法制网记者:数字化的经济是实现高水平发展的崭新赛道、关键增量和战略支撑。请问我市是如何抓数字化的经济建设的?
韩文: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将数字化的经济作为推进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最优路径,推动数字产业集聚成势、数实融合典型引领,数字化的经济核心产业占全省总量的近30%,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走在全国前列,数字化的经济总实力居全省首位。
电子信息制造业量质齐升。坚持规划先行,聚焦产业集群建群强链,发布产业投资导向目录。突出项目引领,17家企业重点项目签约;京东方等重点企业产能爬坡。前三季度,营收实现同比增长26.8%。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突破发展。深入实施“数智强链”专项行动,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我市获批年度唯一国家综合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产业特色更加鲜明,布局一直在优化,发展环境持续提升,发展梯队逐步形成,前三季度,营收实现同比增长25.3%。
新兴产业提质增效。全力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起的产业,吸引歌尔光学等一批头部企业入驻专业园区,加快培育千亿级虚拟现实产业集群。依托坚实制造业基础和丰富应用场景,我市成功获批第二个国家AI创新应用先导区。
制造业数字化走出“青岛模式”。聚力打造“一超多专”工业网络站点平台体系。数据赋能加快数实融合,建设65家省级“晨星工厂”。推动1000家企业组织数字化改造,培树64家智能工厂等示范项目,培育全国“数字领航”企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入。
服务业数字化拓展深化。实施生活性服务业数字提升行动,上半年,全市网络零售额半年突破千亿“大关”。加快生产性服务业数字赋能升级,打造上合经贸综合服务平台,搭建数字化转型载体平台,认定20家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
农业数字化全面铺开。出台并实施“种业强农、数字强农”行动方案。创新数字农业奖补政策,加快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层次地融合,建成青岛市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实现“一图速览、一屏统管、一键直达”,蹚出农业数字化转型新路径。
超前部署数字基础设施。持续推进“双千兆”网络和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性能优化,截至11月底,累计建成5G基站超3.7万个,网络质量全国领先。放大数据传输优势,高标准建设山东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分中心,推动数据汇聚流通。
放大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优势。机械、家电等6个行业二级解析节点上线运行,家电行业节点,标识注册量超1亿、解析量超10亿,解析能力逐步提升,坐实行业领先地位。
下步,我们将立足产业基础、紧跟发展的新趋势,加强完善我市数字化的经济推进机制,大力实施数字化的经济产业体系培育行动,发力要素集成,强化发展保障,推进数字化的经济高质量发展。
张帅:近年来,市民政局着眼破解群众办事和城市运行难点堵点问题,紧扣数字青岛发展目标,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围绕社会救助和养老服务工作,促进管理与服务、人防与技防、线上与线下融合发展,持续推动民政领域数字化改革创新。
(一)深化完善“社会救助一件事”。由市民政局和市大数据局牵头,联合市教育局、市医保局等13个救助部门,搭建青岛市社会救助一件事平台,将分散在多个救助部门的“单个社会救助事项”集成为群众视角的“社会救助一件事”,构建数字化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困难群众获得救助更加及时、部门协同更高效、救助帮扶更加精准。
(二)全面实现“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线下在镇(街道)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窗口,统一受理困难群众线下救助申请,线上实现“爱山东”APP救助申请掌上办指尖办。通过归集汇聚13个部门28个门类47项救助数据,构建青岛市低收入人口数据库,设立检测62项预警指标体系,实现对低收入人口的动态预警和常态化帮扶。平台自上线万多条救助有关数据,触发15000多人次监测预警,高效保障了社会救助业务扩围增效。
(一)依托青岛市养老服务促进保障平台,实现养老服务供需精准对接。开发青岛养老服务地图,将全市养老机构、镇街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地理位置、收费标准等信息统一纳入养老服务地图。老年人及其子女可在青岛养老地图上获取相关机构信息,同时能在线上直接办理预约入住和申请居家上门服务。
(二)开发老年人助餐服务线上结算系统,实现老年人助餐补助自动识别和抵扣。通过大数据局政务信息共享平台,编制社保卡信息动态接口,老年人在就餐时自动匹配各类助餐优惠,刷脸支付,实现“一次登记、全城通享”。截至目前,全市已有977家助餐机构接入系统,服务159万余人次,形成消费1308万余元,确定政府助餐补贴资金797.7万元。近期还上线了代点餐功能,老年人子女可远程线上为老人点餐。
基于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线下在养老机构应用智能设备终端,实时采集各类电、烟、气等重点数据。线上开发养老机构智慧消防联动控制系统,通过对人和物的管理,实现安全巡查检查标准化、数字化。在消防控制室、配电箱、消防管网、厨房等重点设施及部位处安装物联网传感设施,实时在线监测重点部位及设施的运作时的状态,及时有效地发现清除养老机构中潜在的火灾隐患,有效防范养老机构火灾事故。
数字化转型已经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未来,青岛市民政局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积极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成果在民政各业务领域的应用,持续推动民政数字化转型,切实提升为民服务能力,为民政事业高水平发展持续注入新动力,为人民群众更美好的生活持续贡献民政力量。
青岛经济广播记者:请问“智审慧办”体现在哪几个方面,给老百姓办事带来了哪些便利?
刘瑞金:近年来,市行政审批局紧紧围绕便民利企“高效办成一件事”,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审批服务各环节融合应用,打造了“一张地图”“一个入口”“一张表单”“一套流程”“一枚签章”的“五个一”全流程赋能体系,实现审批服务从“能办可办”向“智审慧办”转变。
通过整合各类资源,打造政务服务数字地图,集中展示市、区(市)、镇(街道)、村(社区)四级3000余个便民服务场所地理位置、咨询电话、可办业务等关键信息。并主动对接高德地图,将政务服务功能进一步延伸。群众选择办事场所时,还可查看周边停车场、餐馆等便民生活信息,有助于更好规划路线、提升办事体验。
围绕企业登记、工程建设、社会组织、交通运输等高频业务领域,将全市1569项高频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集成打造为42个全流程数字化审批“一件事”,实现申报入口由N到1,企业群众通过系统导引,只需做几个简单的选择题,就可以快速定位办理事项,完成业务申报。
整合38项国家级、77项省级、175项市级可共享数据要素,建成23个审批数据主题库,汇聚80余万条业务数据,建立精准比对和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数据共享新模式,实现身份数据“自动填”,历史数据“选择填”,共享数据“系统填”,表单免填写率达到63%以上。
发挥相对集中许可权改革优势,对10个重点领域高频事项开展数字化梳理改造,统一办事指南、办理流程、审查要点、过程文书、证照模板等各项业务标准,实现同“一件事”全市“一个办理标准、一套业务流程”。推动“数据、技术、业务”深层次地融合,创新委托授权流程、远程勘验、跨部门证明协查应用,减少跑腿次数、降低审批风险。
完成智慧审批平台与市档案馆电子档案中心相互连通,实现行政审批电子档案“单轨单套”运行,从申报到归档全程“无纸化”。目前累计归档电子签署文件21.5万余份。同时,联合公安、交通等22个部门联合发文打造“审批部门发证-企业群众亮证-监管部门查证”的用证闭环,提供“扫码”服务10万余次,企业群众“一码在手”办事无忧。
下一步,我局将立足审批服务,慢慢地增加新技术融合应用,深化数字化审批“一件事”服务模式,让企业群众切实感受到“数字审批”办事的便利!